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政法要闻
银川市健全信用监管体系 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建设
2022-07-28

近年来,银川市着力深化“信用银川”建设,初步形成了制度为保障、平台为支撑、信息应用为抓手、联合奖惩机制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,政务诚信、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水平显著提升。2020年和2021年,银川市连续2年获得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“特色平台网站”称号。

强化顶层规划,健全信用监管制度。2022年2月,《银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正式发布,5月,印发《银川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》,围绕顶层规划以及信用基础设施建设、政务诚信建设、信用监管、信用信息应用、信用支持实体经济、征信体系建设、诚信文化建设、信用信息应用场景等八个方面明确了23项具体任务,全力推动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、安全便捷的金融环境,努力实现组织机构健全有力、制度标准合理规范、信用平台基本完善、惩戒制度联动有序、信用市场规范发展、信用理念深入人心的发展格局,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。

加快信用平台建设,实现多渠道信息共享。持续升级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重点夯实联合奖惩、信用监管、信用修复、合同履约、信易贷等应用功能。构建纵横相结合的信息归集共享机制,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1.45亿条,全面覆盖各类主体。深化“信用银川”网站建设,提供信用“一站式”查询、信用承诺、信用修复、异议处理、信用报告等服务,全量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并及时上报“信用中国”网站,网站总点击量为141余万次。增强“一站式”对外服务,信用报告查询超过10万次。设立信用修复服务热线6888133,实现异议申诉和信用修复结果与“信用中国”网站当日同步。

开展诚信宣传教育,探索信用治理新路径。打造“诚信建设万里行”品牌,定期开展“诚信建设进机关”“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”诚信宣传活动、“信用银川诚信营商”等系列宣传活动,引导市民牢固树立诚信意识,防范各类信用风险,守护信用记录。信用承诺应用开创新成果,将平台接入政务服务综合系统,构建行政审批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过程中的在线承诺、自动归集、信用监管和违约信息记录的监管闭环,归集五类承诺信息45万条。分级分类新模式提高监管效能,累计完成企业信用评价154万次,公共信用评价查询功能覆盖54个部门,覆盖生产、流通、税务、工程建设等16个领域、34个行业。聚焦“诚信缺失突出问题”“屡禁不止、屡罚不改”“信用服务机构”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,构建起失信行为识别、记录、公示和信用承诺机制,积极推送企业风险预警提醒实现治理对象清零。